2013年,中國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達到了981億;到了2014年,其市場規模就達到了1338億,增速超過了30%;而據業內人士分析預測,2015年國內的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1745億。
如此巨大的市場前景,讓無數的在線教育公司和資本變得不那么理性。截止到去年年底,就已經有近60家的在線教育公司已經倒閉或者轉型,占比超過了10%,就連世紀佳緣的“小龍女”龔海燕也先后關閉了梯子網和那好網。劉曠認為,在線教育之所以會如此快迎來洗牌,根本就在于在線教育公司們紛紛舍本逐末,而導致突出的問題也是源源不斷。
其一,大量“燒”錢盲目爭奪用戶、搶占市場。中國人似乎都有一個特性:盲目跟從,今天的在線教育市場競爭之激烈絲毫不亞于當初團購行業的千團大戰。很多人看到別人在某個領域賺到錢了或者別人說某個行業市場機會大,往往就會盲目跟從,一窩蜂似的涌入進去,在過度燒錢之后又覺得似乎并沒有那么容易,最后選擇退出,感嘆時運不濟。
其二,視頻內容嚴重同質化。今天大多數的在線教育平臺紛紛為用戶推出了免費的視頻內容,而這些視頻大多是從其他的平臺復制過來,真正自身的原創視頻少之又少,更談不上精品化、差異化的內容。這就會給廣大的在線學習者造成一個普遍的不良印象:在線教育不過是簡單地放幾個視頻在網站上,徒有虛名而已。
其三,沒有真正吃透在線教育這個行業的特性、把握用戶的特點。在線教育是教育與互聯網共同深度融合的行業,很多互聯網公司不懂教育,傳統的教育培訓機構也不懂互聯網。
其四,盈利模式堪憂,目前國內的在線教育主要的贏利點就在于分成和廣告費,盈利模式十分單一。很多在線教育平臺為了搶占用戶規模,推出了免費的視頻內容。從短期來看,免費內容確實能夠吸引一部分不愿意付費的用戶,但是從長期來看,這是十分不可取的。一方面會養成用戶在線學習不愿付費的習慣,另一方面對于企業的長期發展來說也是十分不利的。
其五,缺乏互動是目前在線教育平臺存在的共同通病。任何一個教育從事者都深知:學生與老師在課堂上的互動是對老師講課和學生聽課達到更好效果的一劑良藥。此外,缺乏互動的情況下,學生的疑問也就無法及時反饋給老師。
其六,對于學生來說,通過網上學習的效果很難得到保證。因為在線教育平臺很難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效果得到有效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