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臨近,今年將有820萬高校畢業生步入社會。對于涉世不深的大學生來講,就業路上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陷阱”。對此,畢業生有什么問題需要注意?職業生涯如何快速起步?
就業路上,警惕這些“陷阱”
——這些合同不能簽
對于歷經重重面試后終于拿到offer的畢業生來講,簽署勞動合同時不能掉以輕心。以下的幾種合同,就可能無法保障畢業生的合法權益。
例如,有的學生在畢業后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口頭承諾,并沒有書面文件;
再如,合同內容極其簡單,缺乏必要的細節約束,甚至連用人單位的名稱、工作內容、勞動報酬等基本要素都不全;
還有些合同明顯偏向用人單位一方,只強調用人單位的權益和務工者的義務,對務工者應享受的權益規定很少;
此外,還有些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必須遵守“廠規廠紀”,并利用這些條款強迫勞動者加班,使強迫勞動變成合法。
——試用期有說道
不少畢業生參加工作之初,都會經歷“試用期”,那么關于試用期又有哪些規定?試用期不發工資的“規定”又是否站得住腳?
試用期多長算合理?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另外,依據《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管理辦法(試行)》,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自報到之日起計算,試用期為一年。
不少畢業生還曾遇到過試用期內不發或少發工資的情況。《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準。
——租房的“陷阱”也不少
畢業后,搬出安全便利的宿舍,面對魚龍混雜的租房市場,畢業生需要警惕哪些“陷阱”?
據媒體報道,以看房為名騙取“看房費”、提供虛假租房信息以騙取中介費、設置合同“霸王條款”減輕自身義務、無中介資質違規參與中介服務等租房問題,都可能成為畢業生租房時的“絆腳石”。
對此,警方提醒,要找正規房屋經紀公司,仔細查驗房東的房產證、身份證等信息,沒有房產證的一定要其出具購房合同。
此外,租房者一定要簽署正規的《房屋租賃合同》,如遇到強迫交易等涉嫌違法犯罪情況,要及時撥打110報警,積極向警方提供證據信息,切實保障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怎么辦?
——牢固樹立維權意識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走向社會因閱歷較淺而無法保障自身合法權益的案例并不罕見。對此,人社部3月發出了《關于做好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部署畢業生的權益保護工作。
通知要求,加大就業權益保護宣傳,在招聘會現場、服務大廳和相關網站發布防范求職陷阱的專門提示、典型案例、維權警示和投訴渠道,增強畢業生風險防范意識和權益保護意識。
針對畢業生在就業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專家建議,在求職過程中,學生要增強法律意識,自己遵守法律法規的同時,也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畢業生在與單位簽訂合同時,要與單位加強溝通,詳細了解合同內容,尤其要注意區分勞動合同與實習協議的區別,仔細閱讀勞動合同的內容,明確試用期條款、薪酬待遇標準及發放辦法、社會保險條款等內容。一旦遇到權益被侵害的情況,要及時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的權益。
職業生涯如何快速起步?
——不能再留有“校園思維”
高校畢業生關心的另一個話題是,步入社會后,如何更快地適應工作的節奏?職業生涯如何快速起步?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畢業生走入社會,最關鍵的是拋棄固有思維,不斷地學習并完善自己。
“畢業生走入社會后,80%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學習,包括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樹立責任心、如何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等等。”儲朝暉稱,如果畢業生進入社會后留有“校園思維”,有可能會成為自己職業生涯發展的阻礙。
此外,北京郵電大學的一位輔導員還建議,大學生在走入職場前可以多參加校內就業指導中心準備的各類課程,并積極做好專業知識的儲備,加深對公司及行業的了解。同時,如果有機會可以提前參加實習,以盡快適應工作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