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誠可貴,流量價更高,為了玩手機,二者皆可拋。已經算是“數字原生代”的大學生每天把多少時間花在手機上?
4月16日,騰訊教育—麥可思公布了《2018年在校大學生手機使用調查》。該調查顯示,超八成大學生存在手機依賴,也有近八成大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
這倒是一個并不令人意外的結果。
82%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存在手機依賴。不過,從心理學上來說,手機依賴是指個體因為使用手機行為失控,導致其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明顯受損的癡迷狀態。雖然八成學生把“手機依賴”這個詞安在了自己身上,但未必真有如此沉迷。
大學生日均使用手機累計時長為5.2小時,13%的學生日均使用手機9小時以上,14%在7至9小時之間。晚上6點之后是大學生使用手機的高峰期,七成學生是在21點到0點使用手機。也就是說,大學生們睡覺前的時間主要獻給了手機。
那么,在課堂上,手機又是什么角色?
79%的大學生坦言,他們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如果以每節課45分鐘來計算,學生平均每節課玩手機的時間是13.9分鐘,差不多占到三分之一。
雖然學生在玩手機,但他們自己也認為,手機對課堂學習有消極作用,比如會分散精力,或者會影響他人。超過七成的大學生在課上用手機來聊天和刷社交媒體,近六成的人拿它娛樂,也就是玩游戲、看視頻、看直播、看電子書或者聽音樂。看樣子,“人在課堂,心在移動互聯網上游蕩”的不是少數,在課上悄無聲息玩游戲,這波操作也是厲害了。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的用途存在一定差異。
從調查來看,男生更喜歡用手機進行娛樂活動或者看新聞資訊,這兩者的比例都比女生高14個百分點。36%的女生會在課堂上用手機購物,這一比例高于男生16個百分點。所以,“買買買”不分場合。
于是,有些學校就放了“大招”,比如要求學生進入課堂前上交手機,制造一個沒有手機的課堂環境。
但是,也有24%的被調查學生認為手機對課堂學習有積極作用。老師也會將手機應用于課堂教學的領域。使用手機輔助教學的群體中,69%用它進行課件或教材分享,51%用它開展教學互動,比如回答問題、投票和抽獎等。還有五成的課堂用手機來點名簽到——可以說是非常與時俱進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研究員田豐曾在其論文中指出,實際上,即使沒有手機,人們為了滿足信息需求或和社會交往需求,也會依賴其他類型的電子信息產品。要做的,應該是因勢利導,把手機使用與課堂聽講、課下學習和擴展知識結合起來,發揮手機在提高學習效率方面的功能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