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斯坦福大學發布了《斯坦福大學本科生教育研究報告》,并啟動了該校有史以來最全面最具影響力的一次本科教育改革。其中,針對本科通識教育的改革計劃就占了約四分之三篇幅。以此本科教育研究報告為藍本的新一輪本科教育改革,重中之重就是對通識教育進行全面分析和規劃。
本科生教育的四大核心要素
建校之初,斯坦福大學的人才培養目標就是造就有文化教養、有實用價值的公民,促使學生學以致用,為未來的職業和生活做準備,最終實現個人成功。如今,更是“不僅希望他們有用,更希望他們具備創造性、責任感和審辯能力”,學校提出“讓我們的學生在大學教育中獲得的內容,正是他們未來面對這個世界,迎接未知挑戰所需要的東西”。
第一要務是確定大學本科教育應該為學生提供什么樣的知識,以及以怎樣的方式為他們提供這些知識。斯坦福大學本科生教育委員會認為,本科教育應該始終致力于實現專業教育與通識教育、學生學習知識廣度與深度、知識的整合性與碎片化等之間的平衡,為學生構建一種自由、多元、整體性的學習經歷。
通識教育也應該秉持四大核心要素:習得知識、操練技能、培養個人與社會責任感以及適應性學習。
“知識的深度,學生主要通過專業教育獲得;知識的廣度則通常是通識教育的任務。”通識教育所教會學生的不僅包括閱讀、寫作、語言、人文、藝術等人文素養,還應該涉及自然科學、數學、工程學與應用科學等。
除了基本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溝通能力等,通識教育還應該使學生獲得更多其他必備的能力,如創造能力、審美能力、科學分析能力等,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做準備。
同時,培養個人與社會責任感。為了更好地解決通識教育中西方文化與多元文化的矛盾,確保本科生樹立多元文化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通識教育應該使學生獲得以下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對多元文化的包容力和理解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待人接物的寬容慷慨能力等。
最后一項核心要素是適應性學習。沒有一種教育能夠完全培養學生未來所需要的全部知識和能力,要真正使學生具備持久的活力,就應該教會學生進行適應性學習,即學生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根據教育經驗將它們加以整合并建立新的連接,學會遷移,適應新的環境,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求。
“正如大腦的運轉不在于腦神經元的數量,而取決于這些神經元之間相互連接的程度。教育的長期價值不僅在于它所積累的知識和能力,更在于它如何整合這些知識與能力,在它們之間建立新的連接。”
學生知識面須覆蓋各學科
亞瑟·萊文將美國研究型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分為三種類型:核心課程、自由選修課程和分類必修課程。
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的通識教育都屬于核心課程類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自由選修課程類型的代表;而斯坦福大學則是實施分類必修課程的典型。分類必修課程是對每個學生在不同學科領域至少必修的課程門數與學分數做出規定。這種類型盡可能要求學生的知識面覆蓋各個學科領域,達到廣博的學習目的。
斯坦福大學改革后的分類必修通識教育課程主要劃分為四個領域,分別以課程項目的形式展開。具體包括:寫作與修辭項目、口語交流項目、思維與行事方法項目以及問題思考項目。
其中,寫作與修辭項目以及口語交流項目重視培養學生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學校認為,良好的交流和寫作能力是學生學習任何知識和技能的基礎,是每一個本科生都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因此,無論通識教育如何改革,這兩個領域的教育計劃自實施起就保持其在通識教育中的基礎地位,長期不變。而且寫作訓練始終貫穿于課程的全過程,成為該方案最為強調的內容。
思維與行事方法項目所涉及的課程共分為八大模塊。
即審美和釋義探究課程模塊
應用定量推理課程模塊
創造性表達課程模塊
參與多樣性課程模塊
道德推理課程模塊
形式推理課程模塊
科學方法
分析課程模塊
社會探究課程模塊
本科生必須選擇八個模塊中的11門課程學習,獲得相應的知識和必備的技能。
八大模塊所涉及的學科領域十分廣泛且互相交叉。無論文科還是理科,八大課程模塊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在每一項目中選擇1-2門課程進行學習。
專門針對大一新生創設的“問題思考”課程項目取代了原有的“人文學科導論”課程,主要由三類必修課組成:自我塑造教育、結構化自由教育以及藝術與文化生活教育。
“問題思考”項目涉及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數學等學科領域。所有課程皆圍繞“什么是知識”“怎樣理解知識”以及“如何表達知識”三個問題展開。
為了更好地開展通識教育,提高通識教育質量,斯坦福大學還專門成立三個委員會對“問題思考”方案進行管理,即問題思考咨詢委員會、問題思考學生咨詢委員會以及問題思考課程協調委員會,確保問題思考通識教育方案的順利實施。
由“知識第一”邁向“能力第一”
20世紀70年代,硅谷的成功令斯坦福大學從美國西部一所地方性教學型大學迅速崛起成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但在轉型為研究型大學之后,也出現重科研輕教學的偏向,本科教學被削弱。
而從建校伊始,本科生教育可說是斯坦福大學中創新與傳統碰撞最為激烈的一個領域。在這里,關于科研與教學、科學與人文、自由教育與培養有用的人的不同思想互相沖突與協調。為了確保人才培養質量,斯坦福大學不斷改革,不僅向哈佛、耶魯學習,也向小型的文理學院學習。
20世紀初迄今,斯坦福大學已進行了六次大規模的本科教育改革。2012年的改革是范圍最廣程度最深的一次,通識教育改革是重中之重。
此次改革依然是秉承學以致用的理念,一方面,通過整合跨學科模塊,拓寬知識的廣度,完善分類必修課程,在培養本科生基本能力的同時,塑造學生的多元能力,實現從“知識第一”向“能力第一”的跨越;
另一方面,革新住宿制教育,注重學生實踐,將多元文化融入學習和生活,與跨學科課程相輔相成,最終達到知行合一,實現“有教養的人”與“公民”的通識教育目標。
嚴格而論,這兩點都并非當下的創新:斯坦福大學認為“自建校伊始,本校就是跨學科教學與研究的先鋒”,住宿制教育也源于20世紀中葉。
雖然這次通識教育改革的成效尚未完全呈現,但其理念與目標對中國大學的通識教育改革仍有啟示。
中國本科教育缺乏兩個非常關鍵的因素,一是跨學科的廣度,二是審辯式思維的培養。中國大學是中國文化環境的產物。這決定了中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不能照搬美國。但是中國大學,尤其是一流大學必須培養出能夠促進公共福祉和文明進步的優秀拔尖人才和卓越專業人才,這決定了通識教育的正當性與迫切性。因此,重塑培養目標,打破學科樊籬,突出能力,知行合一,是中國通識教育下一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