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好網絡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突出彰顯了網絡教育在建設學習型社會進程中的重要地位,也為中國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在辭舊迎新之際,展望未來,我國學校教育信息化將何去何從?
基礎設施必須優先發展,全局規劃和系統思考防止“跑偏”
在過去幾十年,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推進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過程中,都對于基礎設施的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
但是,由于在不同地區之間,在城市和鄉村之間,在東西部之間,不同的學校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經濟鴻溝,這就必然限制和制約了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的投入,常見的情形是:有一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和西部地區,在推進教育信息化過程中,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采用了相對廉價和落后的技術方案,其結果是,這些基礎設施的投入,不但沒有取得良好的預期效果,反而是進一步拉大了不同地區和學校之間的數字鴻溝。這些教訓,實在是令人痛心。
為此,我一直覺得,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的投入,應當納入到省級財政甚至是中央財政的規劃之中,使得國內所有地方,邊疆、農村、經濟欠發達地區,均可以與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一樣,享用同樣優質的、先進的和適度超前的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
教育信息化是一個漸進的、永無止境的系統工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注定使教育信息化的投資收效甚微,甚至付之東流。回顧技術進入教育的一百年的歷史,缺乏全局規劃和系統思考,就技術而論教育變革的案例比比皆是。
1905年,無聲電影出現了,人們欣喜若狂,試圖將無聲電影引入學校,變革學校教育。托馬斯·愛迪生更是預言,在未來,學校將不需要教師,不需要課本了,學生到學校上課直接看電影就好了。
1928年,普萊西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教學機器,程序教學開始流行。從上個世紀30年代開始,在西方,人們預測學校將不需要教師了,學生跟著教學機器學習就好了。
到了20世紀50年代,顯像管電視開始逐漸普及,人們暢想未來,并積極地投入到遠程教育之中。70年代末80年代初,個人計算機開始普及,企業開始把計算機引進到學校,學校開始建設計算機教室,教師開始開發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軟件。
過去的一二十年,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不斷發展,平板電腦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電子書包開始受到人們的熱捧。緊隨其后的是智慧教室,當下最熱門的話語似乎到了大數據、學習分析等等。
技術是不斷地花樣翻新,你方唱罷我登場。人們得到的研究結果,往往是“非顯著性差異”。可是,為什么人們所期待的給教育生產力帶來的巨大收益,往往是讓人覺得差強人意,甚至有些失望?究其根源,缺乏全局規劃和系統思考,是世界范圍內教育信息化面臨的最常見的修行病。
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說,“單單引進技術,是遠遠不夠的!”他認為,只有當新技術與新的做事情的方式方法結合起來的時候,生產力方面的巨大收益才會來臨。歸根結底,全局思考、系統思考和科學設計,才是解決當前教育信息化最關鍵的舉措。
抓住教育信息化投入產出的關鍵,混合式學習將成為主流
幾年前,我應邀出席在多哈舉行的阿拉伯教育峰會,在論及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建設時曾講到,通常人們理解的教育信息化的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光纖和寬帶網絡、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無線網絡覆蓋等等。從過去幾十年世界各個國家的情況來看,基礎設施不僅僅是這些,還應當包括人的素養。而人的素養,包括學生、教師、家長、教學支持服務人員、教育行政管理人員的信息素養。這些素養,是關乎教育信息化投入產出效益的關鍵所在。
早在2001年,美國人拉里·庫班撰寫并出版了一本書,翻譯成中文就是《賣得太多,用得太次》。拉里·庫班不愧為偉大的思想家,想想看,早在十多年前,他僅僅用兩個合成字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全世界范圍內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總體面貌和格局。難道不是嗎?直到今天,情形似乎依舊是“賣得太多,用得太次”。而“用得太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素養存在問題。
展望未來,把人的信息素養放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
2017年8月4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該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占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為54.3%,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截至2017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24億,較2016年底增加2830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由2016年年底的95.1%提升至96.3%,手機上網比例持續提升。
隨著手機的日益普及和網絡的快速發展,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的重要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另據有關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1.38億人,較2015年年底增加2750萬,年增長率為25.0%。與此同時,在線教育用戶使用率也較2015年增加2.7個百分點,中國的在線教育行業可謂穩步攀升,并保持了一個較高的增速。
過去十年,在世界范圍內,包括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內的混合學習快速增長,混合學習的教學改革實踐如火如荼。十年來,有關顛倒教室/翻轉課堂,就世界范圍而言,取得了長足進展,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涌現出來一大批典型案例。據預測,從2016到2020年,全球翻轉課堂市場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37.47%。
展望未來,我國移動和在線教育持續穩定發展,混合學習將成為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信息化的主流和方向之一。
開放共享混合和個性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開放的教育世界。今天,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任何人,都可以借助網絡,向其他任何人學習我們想要學習的幾乎任何東西。這是人類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各地的各級各類學校,都仿佛進入了一個教育資源的大同世界,學習的空間多樣,學習的主體多元,學習無處不在。
慕課、微課、公開課成為信息時代課程的新形態,在線學習和開放教育構成了學校教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用戶生產內容,在線直播和在校中小學生借助網絡的同濟互助和分享,使得全球開放教育資源運動得以快速發展。而慕課作為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為每一個學習者,不僅提供了借助網絡向其他任何人學習想要學習的幾乎所有的東西,而且也幫助他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智慧。
隨著全球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蓬勃發展,一個借助互聯網的學習型社會和新興學習文化正在快速發展,擺在全世界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使命,一是如何進一步促進開放和共享,順應全球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二是如何將這些開放教育資源運動所形成的資源,整合進正式的學校教育之中。
展望未來,開放共享、混合學習和個性化教育將成為未來學校教育信息化的趨勢和方向。我們期待著新時代背景下信息化帶來的教育新生態,能夠讓每一位老師和學習者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