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育部緊緊圍繞中央關心、社會關注、人民關切的熱點難點問題,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工作取得新突破。12月27日,教育部公布年終工作盤點,包括20項內容,主要涵蓋了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等2017年出臺的一批新政。
1.編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這是“十三五”時期指導全國教育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確定了“十三五”教育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和主題主線,提出到2020年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教育總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推動我國邁入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行列,為實現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遠景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2.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
1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9月下旬,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建設學科點465個。在新的歷史時期,“雙一流”建設對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奠定長遠發展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3.修訂高校學生管理規定
2月,教育部出臺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此次全面修訂,著力增強了《規定》的針對性、規范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及時反映和體現了中央關于高等教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適應了經濟社會發展新需要,體現了高校教育與管理新變化。新《規定》的實施,對于維護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保障學生權益、規范學生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4.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這對于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想引領,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切實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月,教育部黨組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8月印發《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作為深化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向高校基層延伸的重要舉措。9月,教育部以部長令形式修訂出臺《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是進一步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升其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12月,教育部出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教育部還將2017年定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年”,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學親和力和針對性,增強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
5.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啟動
3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國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將要達到90%以上。攻堅的關鍵是保基本、補短板、促公平,重點是提高中西部貧困地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革命老區普及水平,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殘疾學生和隨遷子女受教育機會,解決普通高中大班額比例高、職業教育招生比例持續下降、學校運轉困難等突出問題。實施攻堅計劃,對于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進一步提升國民整體素質、勞動力競爭能力、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6.深化高等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
3月,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瞄準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的學科專業、編制、崗位、進人用人、職稱評審、薪酬分配、經費使用等方面的深層次問題,進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權,給高校松綁減負、簡除煩苛,讓學校擁有更大辦學自主權。深化高等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明確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舉措,是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的必然要求。
7.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
4月,教育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的意見》,對“十三五”學前教育改革發展作出全面部署,重點解決脫貧攻堅地區、兩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區和城鄉接合部幼兒園建設問題。提出通過發展普惠性幼兒園等舉措,實現2020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將達到85%、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左右的目標。
8.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
4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意見》從學校安全風險防控的總體要求、風險預防體系、風險管控機制、事故和風險化解機制、領導責任和風險化解機制等五個方面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規定,旨在把校園建設成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對于切實維護師生人身安全、保障校園平安有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9.推動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
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辦法》,對省級政府領導、管理、保障、推進教育事業發展穩定工作開展評價,評價結果作為對政府及有關部門領導班子考核依據。《辦法》明確評價目標、規范評價流程、加強考核問責,對推動省級人民政府依法全面正確履行教育職責,確保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具有重要意義。
10.深化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發展
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這是第一次以國辦名義就醫學教育改革發展這一專項工作出臺文件。《意見》在四個方面明確了14項改革任務,圍繞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優化人才培養結構、加強醫教協同宏觀管理、促進人才培養與使用緊密結合提出了具體改革舉措。重點回應了醫學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重大、深層次問題,是聚焦健康中國建設,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引領性意義的重大改革。
11.提高特殊教育發展水平
7月,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提升計劃》明確完善特殊教育體系、增強特殊教育保障能力、提高特殊教育質量三大重點任務,提出通過優先采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方式、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方式以及送教上門方式,到2020年實現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5%以上的目標。此外,4月還出臺了《殘疾人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管理規定(暫行)》,對參加普通高考的殘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
12.完善新時期中外人文交流機制
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見》,之后,中辦國辦印發了文件,強調要創新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改革各領域人文交流內容、形式、工作機制,將人文交流與合作理念融入對外交往各個領域。2017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歐、中法、中印尼6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進一步鞏固,中南非、中德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首次啟動,服務國家改革發展和對外戰略,彰顯了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13.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控輟保學
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通知》。《通知》對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保障義務教育發展作出部署,強調要聚焦控輟保學工作機制建設,因地因家因人施策,避免因厭學、貧困、上學不便而輟學。這是加大對鄉村特別是老少邊窮等地區義務教育扶持力度的有力舉措,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大意義。
14.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
8月,教育部印發《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指南》提出了分層次的德育目標,強調德育工作的針對性,突出德育的有機銜接和逐級遞進。《指南》的出臺對于完善中小學德育工作長效機制建設,全面提高中小學德育工作水平將起到重要作用。
15.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
9月1日起,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三科教材——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在全國中小學起始年級開始投入使用。三科教材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強化革命傳統教育。編寫統編教材是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需求所在。
16.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
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針對各級各類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和攻堅重點,明確提出系統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著力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性制度體系,使各級各類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規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長規律、更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17.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
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治理方案》明確學生欺凌的界定,提出預防具體舉措,規范處置程序,對學生欺凌的不同情形明確懲戒措施,同時建立了長效機制、厘清了職責分工。這對于把中小學生欺凌防治工作落到實處,把校園建設成最安全、最陽光的地方,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8.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實施
12月,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首次全面系統地梳理了我國義務教育學校管理的基本要求。標準從保障學生平等權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引領教師專業進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營造和諧美麗環境、建設現代學校制度六大方面,明確了學校的主要管理職責,包含“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原則”“實行均衡編班”等88條具體內容。頒布實施《管理標準》,對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范義務教育辦學行為、全面提升義務教育發展水平意義重大。
19.深化產教融合
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意見》首次明確了深化產教融合的政策內涵及制度框架,將教育先行、人才優先融入各項政策,完善了產教融合推進機制。深化產教融合,將促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發展,加強創新型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更好發揮教育對產業轉型升級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推動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20.啟動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
12月,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實施方案》,首批擬向西藏、新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援派教師4000人。該計劃的實施,將有效緩解西藏、新疆受援地優秀教師不足的矛盾,輻射帶動西藏、新疆受援學校提升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