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對未來人類的生活、工作方式將產生巨大改變,將會導致很多現在的工作崗位逐漸消失。這也是為何大家現在關注人工智能對教育行業的影響,關心教育行業,關心怎樣才能培養起更適應未來時代的人才。
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深刻影響著幾乎所有行業,教育領域同樣也在其中。
人工智能對教育的影響,現在很多人已經能夠預見到了。比如為學生提供學習輔助,自主對學生的作業、測驗進行評分,評估學生對知識要點的掌握情況。比如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真正因材施教,重點強調某些主題,重復學生尚未能掌握的內容,并且幫助學生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比如,借助聊天機器人或虛擬現實、增強現實(VR/AR)技術,讓學生主動掌握學習,主動提問,主動挖掘各類問題,以更豐富的手段,或游戲化、沉浸式的方式,來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然,這些只是很好地利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人工智能對未來人類的生活、工作方式將產生巨大改變,將會導致很多現在的工作崗位逐漸消失。這也是為何大家現在關注人工智能對教育行業的影響,關心教育行業,關心怎樣才能培養起更適應未來時代的人才。
通過媒體報道,我們知道很多機器人在許多單一技能上已經迅速超越人類。比如機器翻譯、計算類或記憶類的技能或封閉性問題,再比如棋牌類,大抵都是已經超越人類,或是正在超越人類的路上。所以,概括來說,類似這些重復性、程式化、可標準化的、依靠計算或記憶能力的,都是未來人類所不必擁有的技能。與此同時,那些機器所不具備,或者很難掌握的能力,則是人類需要重點培養的,比如創新創造能力、溝通能力,或是有助人類不斷發展的學習能力、跨領域綜合能力。所以,我們與機器的關系會是這樣的:利用機器擅長領域的技能,培養機器所不擅長的能力,也就是既合作,又競爭。
我們雖然能從市場上看到許多借助人工智能技術,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好、更豐富內容的教育機構、企業不斷涌現,但這些企業和機構所從事的,不過是提供更好的輔助工具,這對于教育行業而言,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要讓人工智能發揮其潛力,技術只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為了讓人工智能與教育行業相結合、融入所投入的人力資本,獲取所需要的數據。
現在的媒體報道,可能會讓公眾產生一種錯覺,以為人工智能技術成熟了,自然就可以和各行各業進行結合、使用。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任何傳統行業都有其行業壁壘,大量專業的行業知識、巨大的產業鏈,是阻止任何技術快速應用的“城墻”。這并不是它們有意而為之,而是任何技術的使用,都需要與行業具體的業務場景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
比如,同樣是聊天機器人,作為客服、營銷的機器人,顯然和作為輔助教育使用的機器人是不一樣的。業務場景不同,它所需要的邏輯、數據是不同的。人工智能要進入任何垂直領域,其關鍵挑戰不在于具體的某項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度如何,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技術能否真正與行業的業務場景結合起來,并且有足夠的相關數據。
人工智能技術要發揮效用,離不開數據、算力和算法三大要素,其中最難的是數據。不要看現在是所謂信息時代,各種數據無時無刻不在產生,但合適的數據并不是唾手可得。需要根據具體的業務場景,進行埋點采集。如前面所強調的,技術要與其具體的業務場景相契合,才能有效。換句話說,也就是需要有匹配其業務場景的數據,這些就離不開相關的人力資本投入了,需要有相關專家的參與。正如醫療行業,需要專業的專家、醫生,教育領域也同樣需要優秀的教師、教育學家的參與。
這是需要人力資本投入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則是從更深層次思考智能時代的教育模式。智能時代的教育本質,顯然不同于當下工業時代的教育,培養的方向和重點已經有所不同。總而言之,要讓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發揮其最大潛力,不能僅僅停留于具體技術層面的探討,需要從更為本質的核心出發,由內向外,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