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這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張異賓認為,這一論述充分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我國大學辦得好不好,就是要看能否真正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能否一切從中國實際出發、從中國歷史文化出發,這是事關教育自信、文化自信的大問題。”張異賓說。
在張異賓看來,衡量高校辦學質量的最大標準,首先就是看人才培養質量,就是看能否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我國高校要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關鍵,把立德樹人同我國發展的現實目標和未來方向緊密聯系在一起,堅持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張異賓說。
張異賓認為,堅持立德樹人不是抽象的,必須體現到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上。這就是說,立德樹人要落實到教育教學改革上,落實到思想政治教育上,落實到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上。在這方面,南京大學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一是按照立德樹人要求,南京大學著力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體系。二是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抓住立德樹人重點,積極開展“青年思想引領項目”,構建“青馬工程三級培訓體系”,同時,其他各門課也堅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產生協同效應。三是推進創新創業,提高立德樹人成效。實施“五四三”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談及“雙一流”建設,張異賓說,過去一提到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很多人就想當然地認為要跟著西方走,從教學模型、課程、辦學指標對照著西方大學來辦,“而習總書記強調的文化自信的問題,恰恰可能被忽略”。南京大學這些年狠抓的問題就是要扎根中國大地,在人才培養、服務地方、原創性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走自己建設一流大學的道路。
“我是一名教師代表。”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讓張異賓有著濃厚的教書育人情懷。張異賓說,按照教育部對“雙一流”建設的總體要求,結合南大的辦學實際,學校明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理念與定位為: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堅持服務國家,堅持服務江蘇,堅持改革創新,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南大風格”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模式,建設世界上“第一個南大”。
作為一名大學的黨委書記,張異賓特別強調加強高校黨建的重要性。他說:“要把立德樹人工作和高校黨建工作結合起來,深入研究高校黨建工作特點和規律,創新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推動形成黨委統一領導、各部門各方面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高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新的歷史階段,黨和國家面臨重大的戰略轉折。就高校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會后做好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宣傳工作,真正把十九大的精神貫穿到立德樹人的過程中,貫穿到人才培養的每個環節當中去。”張異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