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逐利傾向 護學生權益
有記者問:“近幾年,學生補課現象十分嚴重,社會上一些培訓機構也比較泛濫,學生的課業負擔加重了,家長也覺得苦不堪言,請問各位代表怎么看待這種現象?”
虞麗娟代表對此深有同感:“最近我問身邊的人,幾乎孩子們都在補課,有的開始不補,到最后大家都補,所以也去補了。”她說,補課現象的泛濫,的確對教育的整體生態和學生的身心健康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所以社會非常關注,也可以說是個頑癥,多年來沒有很好地解決好。對家長來講,的確是又恨又愛,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即便孩子學習很好也還要培訓,為的是取得最好的成績。
虞麗娟認為,“從表面上看,教育培訓市場總體過熱,而且有一部分是無證、無照經營。從實質看,我認為逐利性傾向太嚴重。”課外培訓存在幾種問題:第一種情況,一些培訓機構是誤導家長,鼓勵孩子提前學,搶跑道學,這是違背孩子們身心健康和教育發展規律的,這種情況我們不提倡。第二種情況,部分機構為了吸引家長,發布虛假的廣告,造成家長集體焦慮,甚至引起義務教育階段一些考試招生等方面秩序的不規范。第三種情況,還有部分機構收費標準不規范,亂開價,侵害家長孩子的權益。
虞麗娟說,針對上述情況,今年我們把義務教育階段秩序的規范作為上海教育系統補短板的一個任務來抓:一是規范義務教育階段培訓市場秩序;二是規范民辦學校辦學秩序;三是規范義務教育學校內部教學秩序。我們進行了全市范圍內的排查調研,首先對無證的、無照的機構進行規范整治,同時對于培訓的內容要有相應的標準和要求,包括收費的標準都要規范。我們這次是借了各個區的力量,還有市場監管部門的力量,大家對集中規范整治教育培訓機構市場秩序取得了一致的共識,也初見成效。“今后我們還要繼續努力,讓整個教育生態改善,讓家長的焦慮程度有所緩解,讓孩子們能夠適當減負,這是我們想做的。”
促教育改革 讓人民滿意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布局當中,上海承擔了國家教育綜合改革和高考改革試點任務。“我們在提升政府教育治理能力、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各級各類教育,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終身教育,構建綜合保障體系等十大方面,一共有52條214個重要舉措。”虞麗娟說,“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這次黨代會結束以后,我們將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把十九大的精神切實貫徹好、落實好,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上海作為此次高考試點的地區之一,受到了各界關注。“高中階段,我們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改革和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此來推動我們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虞麗娟說,“對大學來說,進一步擴大大學和考生之間的一種雙向選擇,來撬動大學的人才培養改革。這次上海方案當中設置了24個院校專業組,比較好地保障了學生的選擇,同時也促進了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李希貴代表所在的北京市十一學校也是改革試點單位。他與記者分享了一個數據:在十一學校,今年9月開學,全校4359名學生,就有4359張課表,每一個學生通過學校開發的268個學科課程、30個綜合課程和70個職業考核課程,形成了不一樣的學習路徑和成長路徑。另外,試點改革從今年的高考志愿填報這樣一個視角我們也看到了希望。五年前我們的學生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大概有80%的學生聚焦在20%的熱門專業。今年他們報考的志愿,第一專業我統計了一下,涉及80%的大學專業領域。“這說明我們的學生慢慢找到了自己,開始走向了更適合他未來潛能的專業之路,這是我們感到非常欣慰的。”
揚工匠精神 助成長成才
這兩天,世界技能大會現場傳來喜訊,中國在現場拿了三十塊獎牌,金牌名列世界首位,還拿了十幾個大獎。十九大報告中也提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集體采訪中,黨代表們對此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教育教學當中,要注重轉變學生的觀念,要使學生認識到,工匠精神對他們成長成才的重要性。”劉志懷代表說,“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并且在公共課、專業課和校園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的內容。”徐川代表對于劉志懷代表的觀點十分認同,“社會氛圍的營造,對工匠精神特別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