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掌起火安然無事
作為中南大學最火的選修課之一,中南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副院長徐海主講的《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每學期都成為學生哄搶的課程。課堂里的學生除了本校的大學生,還吸引了上至50多歲的刑偵人員,下至8~9歲的小學生,以及從四川、福建、江西趕來旁聽的學生。
這是怎樣的一堂課?跟隨記者一起來感受下。上周四,在講述與火相關的化學知識時,課堂上演了酷炫的實驗表演秀。只見臺上幾名學生手掌上突然起火,火焰熊熊燃起,但學生的手掌安然無恙。這是為何?徐海介紹,這是一種冷火,它的可燃物來自被泡沫包裹的丁烷氣體,燃燒時熱量被泡沫中的大量水迅速帶走,外部溫度30℃~50℃,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看到這么酷炫的表演,臺下的女學生也躍躍欲試。
從2012 年申請開設該選修課程至今,《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通過引入《名偵探柯南》中的相應動畫片段來引入科學知識點而開展課程教學的方法,不僅在校內打響了名聲,還被引入到中國人大附中、湖南師大附中、華中科技大學等20余所學校。今年,徐海還受邀赴韓國參加2017年東北亞青年領袖論壇,并作為唯一一名代表,發表了《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的大會主題演講,引得臺下的各國青年特別是日本學生的羨慕:“中國的大學好厲害啊!要是我的大學也有這樣的課程就好了。”
一門選修課塑造成了品牌,背后靠的是什么?“內容設置、教學環節設計,課堂管理上都需要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徐海向記者揭秘,他非常注重與學生互動,課堂上設有各種開放式教學的環節,如化學魔術表演、專題研討、分組搶答以及推理競答等等。此外,他巧用互聯網+,通過開通的“名偵探柯南與化學探秘”微信公眾號以及QQ群、微信群、微博等手段,課前會發布預告課堂內容,課后會發布課堂的精彩瞬間等,更好地增加學生的參與性。這樣,學生不再被動地聽老師講,而是主動地去為自己學,從而也大大提升了教學的效果。
徐海認為,選修課的開設應該以緊貼學生的興趣和實際需要為課程開展的支撐點。和以往專業性、理論性很強的專業課程相比,這些課程可以學到一些實用技能。通過一些體驗式選修課學生也能夠開闊視野,提升創新實踐能力。
現狀:高分易過成選課標準
新學期開學,許多學校都會上演轟轟烈烈的選修課搶課“大戰”。待到選課結果公布之后,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怎么挑選修課,對于過來人說,學問可大了。
長沙河西某高校袁同學告訴記者,他在選課時通常將分數作為首要選課標準,即任課老師期末會給學生多少分數,其次才考慮課程的趣味性。“如果選修課老師給的分數高,可以彌補專業課分數的不足,對自己的排名和參評獎學金有著重要作用。”
袁同學的選課標準并非個例。昨日,記者在河西大學城做了隨機采訪,多數受訪者表示首要考慮分數和容易通過。“有哪些真正給分高的選修課?”“跪求幾個容易拿高分的選修課”……在百度許多大學的貼吧里,網友們紛紛發帖。有熱心網友回帖:“均分不夠選修來湊,千萬不能讓選修成為學霸們奔向獎學金的攔路虎,所以我就說說我所知道的選修分數一般比較高的老師和科目。”
除了在貼吧中零碎的建議,還有網友集體協作,整理出了系統、完整的選修“攻略”。記者以“選修課攻略”為關鍵詞在網上搜索,發現了不少學校的選課“攻略”,內容涵蓋了課程名稱、分數多少、點名情況、考試形式等項目。
以在湘某院校的公共選修課攻略為例:“漢語言文學:每節課點到,交筆記,考試手寫,分數還老低,最好不要選,除非你挑戰自我。”“職業生涯規劃與求職就業課是雙語教學,英語試卷,大家選的時候要慎重。”“中國傳統文化:你老人家最好別遲到,別曠課!這個哥對遲到曠課嚴打!”
從全國來看,今年3月,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4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6.0%的受訪者表示身邊大學生功利性選課情況普遍存在,好拿學分(61.8%)、實用性強(51.7%)、易得高分(46.0%)是大學生選課的主要依據。
觀點:應結合興趣和個人規劃選
學生偏愛高分、易過的選修課,卻給平時教學嚴謹的湖南某高校老師造成了大寫的尷尬。在第一堂課該老師就向選修這門課的學生闡明了自己上課的要求:每節課都會安排幾名學生進行8分鐘的即興演講;不得曠課,無故曠課兩次選修成績將會不及格;在課堂上不能玩手機,必須認真做好隨堂筆記等。然而,這本是大學應有的治學精神,卻引起了學生們的紛紛退課,原本50人的課容量最終只剩5人。嚴謹的治學態度換來的卻是學生們的“不待見”,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在中南大學張姓同學看來,高分對成績排名、未來找工作都有現實意義,本身無可厚非;另外,興趣與高分并不沖突。她告訴記者,只要認真上課,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一般分數都不會太低。
有專家認為,如果只為了成績、學分,漠視課程本身,脫離興趣和自身情況的考量等,這就得好好引導,規范這種極端化的功利性選課。引導的主體便是高校,而高校要想引導好學生選課,首先就要反思自身的問題。其實,在很多大學里,學生最早開始選課的時候,大多是興趣使然,但在后來感受到選修課的“水”之后,對選修課便多了一份輕視,甚至將其等同于雞肋。等到了高年級,出國、考研和就業成了主攻方向,成績和實用技能都是學生所必須要追求的。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學生評優和保研通常按學習成績排序。這種教學、考核方式之下,大學出現了兩種情況:一種是圍繞考研刷分或考證,他們很努力也很功利,沒體驗大學的真諦;另一種是因目標缺失而迷失,必修課選逃,選修課必逃,學期末突擊備考。他認為,能不能像講故事一樣講課、傳授知識,能不能改灌輸式、填鴨式教育為交互式、探討式教育,這才是我們當下課程建設的關鍵。
作為過來人,湖南大學研二學生易同學認為,大學生應該結合個人職業規劃,將眼光放長遠,盡量選擇感興趣的課,擴充自己的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