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國家信息中心發布《“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這是繼2016年之后,國家信息中心再次運用大數據技術全面評估“一帶一路”建設進展與成效的綜合性年度報告。
據了解,報告除了發布國別合作度以及各省市參與合作度指數外,還首次發布了“一帶一路”國別貿易合作、省市外貿競爭力、企業影響力等五大新指數。此外,報告還回答了一些有意思的問題,比如哪個國家的網民最關注“一帶一路”,“一帶一路”熱搜詞都有哪些等。今年的報告帶來了哪些看得見的影響?
《“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披露了一些平時難以獲取的信息,比如“一帶一路”關注度最高的熱詞是“自貿區”,國際貿易、計算機、金融,這些則是沿線國家最炙手可熱的人才類型。另外,“一帶一路”建設語言人才需求迫切,土耳其語、孟加拉語、波斯語等語種人才緊缺。還有一個信息,讓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所長史育龍也感到有些出乎意料:“對于‘一帶一路’建設最為關注的網民來自歐美、日韓和南亞國家,這在我讀這篇報告之前,跟我的印象有一定的差異,但它是用數據說話。”
報告采用八個指數來衡量“一帶一路”建設進展。在國別合作度指數中,俄羅斯蟬聯第一,說明與我國的合作最緊密。在省市參與度指數中,廣東得分最高,說明最積極。而廣西和新疆這兩個西部省份,今年首次進入前十,進步明顯。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主任于施洋從中總結出對接“一帶一路”的經驗。“這兩個有共同的一些特點,主要是憑借較好的政策環境,當地政府對這方面的關注度和投入力度比較大。其次有較高的綜合影響力,再加上他們有大量頻繁的對外人文交流活動,影響力有了明顯的提升。”
企業影響力指數今年比去年明顯提高,說明我國企業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熱情在提高?,F實中,一些中國品牌尤其是IT產品已經在沿線國家響當當。但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劉衛東認為,還要進一步挖掘潛力。“因為‘一帶一路’建設真正能夠取得良好效果進展,需要靠企業。無論是國企、民企,還是合資企業,大量的數據以什么方式服務于企業‘走出去’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另外一個變化較大的是智庫影響力指數。于施洋說,除了研究內容更深入,研究成果更多樣,更大的變化是圍繞“一帶一路”一下冒出了不少新智庫。“現在全國和‘一帶一路’相關的、發聲比較頻繁的智庫,已經達到了800家之多。在最近4年里,新增的直接與‘一帶一路’有關的智庫達到了30多家,接近40家,可見火爆程度。”
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的“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的一個新進展是進一步指數化、實用化,除了原來三個指數外,對于企業、媒體和智庫的影響力都做了評估,對于各國的一些合作的態勢也做了評估。因此,對于政府決策、企業“走出去”和民眾了解“一帶一路”都是非常好的參考書,非常全面權威、有引領性地揭示了“一帶一路”的進展和它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