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北大經濟學教授的網絡專欄,目前已經擁有17萬付費訂閱者,價值近3500萬。這讓很多網友驚呼,在知識付費時代,北大教授的收入終于趕上娛樂明星了。
咦?等等,為什么一定要讓北大教授跟娛樂明星比較收入呢?這種比較有意義和價值嗎?
回顧一下這幾年,類似的收入高低比較似乎屢屢引發爭議。有人對保家衛國的將軍收入不如明星感到“出離憤怒”;有人對科學泰斗的一生積蓄不夠明星辦一場婚禮感到“絕望”;有人對明星一個廣告代言就能賺到教師、醫生、警察一輩子賺不到的錢感到“不可理解”。
我們能夠理解這是大家對演藝行業薪酬“虛高”的不滿,但因此就硬把各行各業的精英拖來跟明星比收入高低,實在不是一種理性的做法。
收入高低是評判一個人成功與否對社會貢獻大小的唯一標準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各行各業都有自己不同的規律和體系。娛樂圈是“名利場”,這就注定了少數爬上金字塔頂尖的明星會賺到許多錢,這是由行業特點和市場規律決定的。
而不論是知識界、政壇或者是文化界,不可能也不允許其成為“名利場”,這也注定了其從業人員不可能與娛樂圈一樣。因此,沒必要拿圈外的高校教授、軍人、醫生等去跟明星比收入,然后以此做出“誰更受重視”和“誰更被認可”的判斷。
當然,在經濟社會中,我們呼吁社會給予高校教授這樣的精英人士更高的收入,畢竟這也是體現其社會價值的一個方面。我們樂于看到北大教授為代表的高校教師們在互聯網時代,通過知識付費體系獲得收入,不過動輒拿他們和明星比較收入,這種“關公戰秦瓊”的事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