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家住山西忻州市的偏遠山區,父母均是農民,爺爺患有腦血栓常年臥病在床。這則助學短信對家境貧寒的他而言,無疑是雪中送炭。
今年,電子科技大學在新生入校前,利用大數據系統提前對貧困生進行“畫像”,并為包括陳星在內的1400余名貧困新生“量身定制”了個性化的資助方案。
據悉,今年電子科技大學所有2017級新生獲取電子錄取通知書時,即可訪問學校資助中心的“智助系統”,完成個人信息填報、在線照片上傳等環節。通過“智助系統”,學校提前采集包括生源地、是否單親、是否殘疾、是否五保戶、是否辦理生源地貸款等40類信息。
電子科技大學學工部部長于樂說,在此基礎上,系統對數據深入挖掘,對學生貧困狀態提前評估,生成相應的貧困指數,按貧困程度劃分為特別困難、困難、一般困難和不困難四個級別。對貧困狀態精準評估后,系統按新生的困難程度、應急程度等劃分資助優先級,并根據其貧困狀態智能匹配個性化的資助方案。拿陳星來說,他的資助方案中不僅包括路費、生活補助,還有各類獎學金、未來留學計劃等。
記者了解到,電子科技大學在學生資助方面共有143項資助項目,包括保障性資助和發展性資助兩大類。進校初,以保障性資助為主。比如,針對偏遠山區的學生,系統進行特征識別后,智能推送給新生路費和生活補助;針對需要助學貸款的新生,會提前推送信息提示所需材料、辦理流程等,并為他們開通綠色通道。學生進校后,還將享受到發展性資助菜單,涵蓋各類獎學金、素質提升計劃、啟夢留學計劃、短期出國交流等。
于樂說,對學生歷史數據分析發現,困難學生的成績、去圖書館頻次,高于學校平均水平,但錄研率和出國率卻低于平均水平,這為學校進行針對性的資助提供了精準的數據支撐。
據悉,電子科技大學在開學前共為困難新生發放補助10余萬元。此外,學校還設立“貧困生心理咨詢室”,通過專業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