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體報道,一位負責大學招生的老師說,他被考生和家長反復詢問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就是——“被錄取到了不喜歡的專業該怎么辦”?有機構針對部分院校2015級、2016級本科新生的研究發現,八分之一的本科生有轉專業的意愿。而北京化工大學招生辦曾對本校2016級本科新生做過的問卷調查顯示,近四分之一的新生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近七成新生在填報志愿時對報考的專業了解甚少。
由這個數據看來,其中問題很嚴重。不過,作為過來人,筆者想說的是,這其實不算什么事兒,因為如果真覺得“錄非所愿”,糾錯的難度并不大。不可否認,在成天喊素質教育,實際上應試教育陰影揮之不去的現實下,很多高中生對于報考專業了解很少。一個視野沒有打開的人,讓他重新選擇一萬次,也未必能夠選到最心儀的專業。所以,進入大學校門之后大比例的后悔幾乎是無法避免的,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學習乃至人生道路中,有沒有“糾錯”的渠道和機會。
現在,很多大學提供了轉專業的機會。學物理的改學歷史,學中文的改學法律,筆者身邊很多朋友有過在大學換專業的經歷。還有一些更極端的案例,因為對大學和專業雙雙不滿,干脆成天去別的學校旁聽,找那些自己敬佩的老師私下切磋求教,最后直接從原學校輟學。盡管連大學文憑都沒拿到,但那位朋友依然成為比較優秀的媒體人。在這樣一個擁有太多選擇機會的時代,選錯專業不會成為人生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礙,如果成天抱怨“錄非所愿”,那更大的問題可能是——你沒有更好地認識自己。
一時的“錄非所愿”不可怕,可怕的是進入大學之后依然不知道自己的志趣所向。如果判斷專業的對錯不是基于自己的內心所向,而是看什么專業熱門、什么專業看起來就業形勢好,很可能導致一錯再錯,當初選專業是盲目的,后來換專業同樣是盲目的。因為專業從來不是夢想的代名詞,同一個專業不代表同一個命運。通常來說,大學所學的專業和最終從事的職業往往并不對口。把大學當作拓展視野和培養思維方式的過程,而不是職業訓練營,或許能更好地認識大學專業的意義。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成就一個更強大的自我,才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根本。
“認識你自己”是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常用于教育弟子的命題。不只是面對大學專業,人在一生中會有太多自我懷疑的時刻,“當初選錯了”可能是最有迷惑的借口。對于那些真正選錯專業的人,有的是機會糾錯。而那些沒有認識自己的人,即使給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恐怕也無法擁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