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提到: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是如此的心心相連。
近日,在2017中國互聯網教育論壇上,俞敏洪和中國當前互聯網教育界的各界大佬,共同就互聯網教育目前所面臨的問題做了深度探討,互聯網教育的聲勢入場,將會對傳統應試教育帶來的是顛覆?還是新生?互聯網教育與未來科技的深度結合,是點燃了教育創新的普羅米修斯之火?還是打開了充滿未知的潘多拉魔盒?
教育或許還是曾經的那個教育,只是我們習慣了,將更多的美好寄托給了明天。正如當下的互聯網教育,我們不應只著眼于眼前的應用與創新,更應該看到的是“詩”和“遠方”。教育本就是時代的“信徒”,載錄著歷史,也締造著未來,互聯網教育作為其階段性的產物,我們要研究的不僅是科技創新的未來,更應該思考互聯網教育與民生,互聯網教育與責任的問題。
1、互聯網教育不是“干掉”應試,而是要教育更加個性化
顛覆是創新者的自信,但顛覆創新有時也并不能取代固有的存在,正如互聯網教育無法顛覆傳統應試教育,同時,應試教育也無法再取代互聯網教育的存在,二者的關系,是隨著人們對于教育需求的變化而不斷的在發生改變。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為了5個層次,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而當應試教育滿足了人們的基本受教需求后,互聯網教育的出現,為人們創造了更加自我化需求的有利條件,使個性化和人格化的教育成為可能。
因此,互聯網教育滿足了人們對于教育的更高層級的需求,使教育從“有教無類”到“因材施教”,互聯網教育為應試教育插上了更加自由的“翅膀”,利用互聯網的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使教育教學更加高效,更加精準,加強了應試教育的教學力度,同時,也為有不同需求的受教者們,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教育內容和方式,使教育發生從知識化教學到人格化培養的改變,從而提升受教者的全面素質
借用俞敏洪的一句話,“互聯網本身不是教育,是為教育服務的,互聯網是中性的,教育本身是有目的的,任何有責任的教育機構,都應該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前提,來把互聯網和教育結合起來”。正確認識互聯網教育是教育新階段的開始,互聯網是個性化教學環境的“建構師”,教育則是當中塑造多彩世界的“花藝師”。
2、互聯網教育不是“干掉”人工,而是“人工”智能
“清晨7點鐘準時被計算機叫起,張開嘴機器會為你刷牙喂食,當機器識別清潔完成后,會帶你進入MR空間,你會來到校園,走進課堂,你不會再注意你的同桌是誰,注意力完全被人工智能老師所抓取,分析你的興趣愛好,教授你所感興趣的內容,讓你成為你所想象中的你。”
這或許會成為未來的某一天,但我想,這一定不會是人工智能的未來,我們不希望被培養成為一個機器人,遵循系統和流程,因此,當人們在討論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老師時,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教育教學一定是心與心的交匯,是在一切不確定因素當中,發現屬于自身的可能。
教育的未來一定不是工廠化的人才生產,而是應該將人工智能技術作為教育的工具,拓寬教育的界面,提升教育的樂趣。例如,新東方為了激發學習樂趣,促進教育資源公平分配的雙師教學模式,利用人臉識別、情緒識別,了解遠程雙師教室孩子的注意力、疲勞度、興趣度,讓老師及時了解并進行干預,同時,線上老師也可以為學生開設答題互動,讓學生可以在趣味游戲中掌握知識要領。
也有如,學霸君推出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高考版阿爾法狗”Aidam,可以自適應學習,通過不斷收集學生行為數據,實時判別孩子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并量身打造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學生因此可以重點提高自己的薄弱環節,效率更高。互聯網教育通過科技創新,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有效的解決學生主動學習的問題,但企業在應用創新技術方面也需要反思,技術是為了解決學生接受教育過程中所遇到的痛點,而不是在解決痛點的同時,制造出新的痛點,例如,一些題庫通過不斷地堆砌知識,而導致學生考試題目的難度在不斷地增加,這就是創新的桎梏。
3、互聯網教育不是“干掉”學區房,而是讓人人都擁有它
2017中國互聯網教育論壇的主題“從速度到溫度”,是一個具備現實寫照和指引方向的主題,隨著中產家庭的崛起,資本的介入,以及技術的不斷創新,無不使互聯網教育處于風口浪尖,互聯網教育的發展速度我們有目共睹,我們也將更多的希望寄托于互聯網教育,例如,當下最熱的希望互聯網教育可以“干掉”學區房,其實在這層面上,學區房代表了優質的教育資源、教育環境,而對于“干掉”學區房這一行為,也可以理解為人們對教育公平和教育資源的普惠化的強烈需求。
但即便如此,我可能會認為,與其說是“干掉”學區房,為什么不能是擁有學區房?“干掉”是一個矛盾體,而“擁有”則是一場雙贏,學區房的價值在于其功能屬性,而當我們看到互聯網教育讓教育資源能夠更加公平分配和普世化的同時,學區房的功能屬性其實已逐漸從其本體中抽離出來,對于缺少功能屬性的學區房而言,也只是個固定的坐標,而對于脫離本體的“學區房”功能屬性,其實也已經在互聯網教育的普及過程中,滲透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此時的“學區房”我們每一個接受互聯網教育的用戶都值得擁有。
此外,在互聯網教育的持續快速發展中,無論是“干掉”學區房,還是未來科技人工智能的無限想象,在這些速度的表象背后,我們最需要的是要能夠感知到它的溫度,需要能夠立足于當下,也就是落實教育的本質問題,對人們全面素質的提升,獨立人格的培養,以及為人們創造追尋幸福的基礎,這才是教育的核心目的,教育是一個過程,無論在哪一時代,或是教育的哪一方,只有堅持走到最后的人,才是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贏家。
不由得想到,如果在很早以前就有網絡,《西游記》中唐僧師徒是否還有西行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必要?我想答案只能是肯定的,即使孫悟空有著神通本領,也要徒步前行,取經是一種修行,也是接受教育的一個過程,是劇作中孫悟空從猴到佛轉變的根基,而對于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教育何常又不是一生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