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高考結束,考生們將要進入填報志愿、等待錄取通知書等環節。近日,北京市房山法院通報了一批典型案例,媒體梳理了這些高招騙局的行騙套路,提醒考生及家長提高警惕,切勿因求學心切上了騙子的套。
每一年的錄取季,都有一部分家長特別懊惱氣憤,他們付出了金錢和精力,換來的卻是一場騙局,不僅失去了辛辛苦苦的積蓄,更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影響了孩子的正常錄取,有的甚至在一兩年后才意識到受騙。法院通報的典型案例,無一不是家長想通過非正常渠道為孩子找到進入理想大學的“后門”,但卻無一不是陷入騙局之中。
走后門之所以會成為許多家長信奉的偏方,因為他們相信一些在社會上流傳的“后門段子”:某家孩子分數偏低,卻上了名牌大學;誰誰誰的門路很廣,與某某大學有過硬關系;有人通過某大學領導,被錄取到了好學校好專業……他們不會去求證這些段子的來源,更不會去理性分析段子的真假,平時將段子作為談資,而關鍵時候,他們出于對自己“社會經驗”的信任,堅信“后門”的存在,而且堅信只要找對人,這“后門”就是為自己而開。
騙子就是依靠人們對段子的信任,在高考招生騙局中游刃有余。媒體總結了幾種常見的招生騙局:自稱軍校機關或招生部門人員,謊稱有“內部招生指標”“計劃外招生指標”;謊稱能辦理藝術、體育、小語種等各類“特長生”加分;偽造錄取通知書;發送虛假查分網址,根據家長填寫的個人信息進行精準電信詐騙;以“自主招生”名義行騙,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等等。
高招是一個國家重要的人才選拔方式,事關千家萬戶、國計民生。正因高考的重要性,國家對高考招生作出了非常嚴密的程序規定和操作設計。各地的招生行政機構配合招生高校,對每一位考生的志愿和分數進行把關,確保在規則下的公平錄取。即使是高校的“自主招生”,也有著嚴格的程序和條件,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要對社會公布,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達到高校自主招生測試合格標準,還要達到高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再由高校擇優錄取,絕非“自由招生”。如果輕信“后門”可以為自己而開,離受騙上當也就不遠了。
因此,要防范高考招生中打著各種旗號的各類騙子,家長首先要做到堅決不信流傳的“段子”,守住根本的心防。當有人在有意無意間透露自己的“能量”時,不是對他產生“關系真好”的感嘆,而是應當進行觀察,對他的行為目的進行判斷,在他展露出熱心助人走后門的時候,當可基本判斷其目的所在。當有人將“錢”作為解決高招問題的途徑時,也就暴露出了他的根本目的。那么,為了錢而熱心推銷自己的“關系”,其“關系”的可靠性自然可想而知。而對于一個考生重要的基礎信息,更是不要輕易向人透露,以免被人利用。
家長需防段子,學校及招生機構、高校則有義務開展相應的防騙教育和信息服務,形成公開透明的招生程序、積極主動的信息服務、有效管用的防騙教育。招生程序透明,“段子”的市場就會小許多;信息服務及時主動,家長就少一些猜測的空間;防騙教育指導到位,家長的自救能力就能增強。防范高考招生中的騙子,家長當然要擦亮眼睛,不要有走非正常渠道的想法,但相關機構和學校,也應通過改善程序和措施,讓家長放心。
段子的產生與高考招生制度的不完善有關,但其效果來源于家長的信任,騙子利用段子中隱藏的“內涵”牟取不法利益,也是基于家長對段子的信任。治理高考招生中的騙子,既要家長從防“段子”入手,也離不開各機構的共同努力,消除“段子”的產生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