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人才牌”,提供各類人才支持。招生計劃向西部地區傾斜,西部地區生源比率逐年增長,目前達到55%左右。動員應屆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就業,劃撥專項經費用于鼓勵和表彰參與西部建設的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就業學生比率年均保持在50%。聯合青藏鐵路公司等單位開展人才定向培養,鼓勵畢業生服務西部基礎設施建設。對口支援西藏大學建設工程學科,每年選拔10余人次優秀教師到校授課,聯合培養“1+2+1”本科生120余人。成立“西部計劃工作小組”,每年選拔120余名優秀研究生參加服務西部支教團或定向掛職服務,每年接收培養西部地區地方掛職干部20余人。
打好“創新牌”,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西部地區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成立成都軌道交通發展研究院、天府新區研究院、綿陽研究院和宜賓研究院,在磁浮交通、新型城市軌道交通、真空管道超高速以及重大裝備制造等領域,開展基礎研究與原始創新。成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菁蓉創業谷”,創設“科技—孵化—產業”互助成果轉化模式,打造集“雙創”教育、項目路演、企業孵化等功能為一體的科技成果孵化區。與四川、西藏、廣西等地在軍民融合、綜合交通大數據、新材料與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開展協同創新。
打好“共享牌”,促進資源融合發展。成立中國—東盟區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西部交通戰略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一帶一路”開發研究院等新型智庫機構,與西部高校聯合承擔科技攻關項目,共同研究解決西部大開發中的關鍵共性技術。打造大型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平臺,推動大型科學儀器、分析測試中心、圖書資料等資源共享,激發企業創新能力。開設軌道交通產業創新發展研討班、“e+創營”訓練營、“院士沙龍”等,服務地方高端人才培養培訓。共建“環交大智慧城”“環交大知識經濟圈”,打造校地資源共享融合發展示范區,大力服務城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