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活起來”,讓學生真懂。成立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領導小組,制定思政課改革總體方案,重建課程質量標準,探索建立本碩博相銜接的思政課程體系。成立思政課專項督導委員會,學院黨委書記、退休專家擔任委員,形成一支政治可靠、工作能力強的督導委員會隊伍,隨機聽課。組建由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專任教師和輔導員組成的思政課教研團隊,解決專任教師學科背景單一的問題。求是學部與馬克思主義學院實施雙方互聘教師制度,試點建立“班級主講教師+班級教學助理員+專題教學特聘專家”的多元互補教學小組。在求是學部試行思政課分類授課,面向全體學生采用系統教學與專題討論相結合的方式,緊密聯系社會熱點和學生思想實際,深入淺出地講述理論知識;面向對政治理論具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采用小班教學的方式,配備指導教師,提高理論深度和廣度。
在線課“紅起來”,讓學生真信。打造網上黨校平臺,面向入黨申請人開設20節圖文并茂的網上黨課,內容涵蓋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和黨史黨情等;采取“闖關式”教學法,即只有通過上一節課程測試,才能進入下一節課程學習,全部完成后方可報名參加線下結業考試,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每年約有3500名學生參加網上黨校培訓,1500名學生通過網上黨校結業考試成為入黨積極分子。打造“紅色”新媒體平臺,推出網上黨課手機APP,開通“耀北洋”“敬業湖”“北洋新青年”“天大社研會”等微信公眾號,推送時政新聞、理論解讀、政策綱領、基層黨建經驗等內容,增強學習的即時性和交互性,4個微信平臺粉絲量已超過13000人。開設在線網絡課程,在慕課平臺“北洋學堂”推出“創新思維與科技創業”專題課程,指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形勢分析、政策學習、機遇識別、項目選擇等,同時開通課程微信群,開展課下互動交流、答疑討論。
實踐課“動起來”,讓學生真用。學校延安精神研究會主辦“吾言論壇”,邀請校外專家學者和校內師生圍繞“延安精神之思”“中西文化淺析”等主題展開研討,深入挖掘延安精神時代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會舉辦“研之有道”時政研討沙龍、校歌校史演繹大賽、傳統文化知識競賽等,實現思想引領。設立以學校歷史人物命名的“天麟班”“含英班”“太雷班”等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從全校范圍內選拔優秀黨員參與專題調研、機關部處實踐鍛煉、交流訪學等,全面提高政治素養。組織發展對象開展“采訪身邊優秀黨員”“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共黨員”等專題調研活動,組織預備黨員開展黨員先鋒崗、愛心支教、服務老干部等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學生黨支部書記開展“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中國軟實力的提升”等主題實踐活動。每年組建實踐隊伍100余支,參與人數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