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記者來到甘肅省平涼市崇信縣柏樹鎮秦家廟小學。受益于“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工程,這所鄉村小學的教室里都配備了“班班通”等現代化教學設備。然而,吸引孩子們的關鍵,還是學校“軟件”的改善。
“學校的每個教室里,桌椅都擺成了田字形、‘U’形等,這是為了促進師生間的互動交流。”秦家廟小學校長李社會告訴記者。如今在甘肅,鄉村學校不僅在努力改善“硬件”水平,教學理念也在逐漸和城市接軌。
記者從甘肅省委十二屆十九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獲悉,目前,甘肅省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已達44個,這與甘肅“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的戰略部署分不開:近年來,甘肅省通過實施“補短板、托起點、提質量”等系列措施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力促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果。
補短板,讓農村娃得實惠
甘肅省隴南市徽縣虞關鄉幼兒園里,破舊的校舍已被嶄新的教學樓取代。人造草坪上,孩子們無拘無束地在滑滑梯、做游戲……近年來,徽縣通過新建、改擴建等形式,大力推動鄉村幼兒園建設,促進了幼兒教育資源的擴大和均衡配置。
記者從甘肅省教育廳獲悉,為了讓貧困地區的農村孩子也能接受普惠的學前教育,甘肅大力加強農村學前教育的建設力度。截至目前,甘肅1500人以上有需求的行政村都已建設幼兒園。到2017年,甘肅將基本形成覆蓋縣、鄉、村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率先實現革命老區、藏區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兒園全覆蓋。
凜冽的寒風吹過,位于海拔3400多米雪山深處的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鄉代乾教學點,又飄起了雪花。教室里,年近半百的土族老師張拉毛東智正在給6歲的學前班孩子央尖卓瑪輔導功課,教室里暖融融的。
談起學校的變化,堅守了快30年的張拉毛東智很有感觸:“這兩年間,學校越來越好了!孩子們可以上漢藏雙語課,打開‘班班通’,大山外面的優質教育資源觸手可及。有了暖氣,大家伙再也不用撿牛糞取暖了。”
近年來,甘肅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全面改薄”資金按在校生數120%的比例對民族地區給予支持。近5年來,累計招收藏區1.23萬名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此外,還提高了藏區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和高寒陰濕地區取暖費標準,民族地區農村中小學生全部吃上了免費營養餐。
對于發展教育,甘肅省委書記王三運強調,要始終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做到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要堅決補齊鄉村教育短板,緊緊扭住優先發展鄉村教師隊伍這一戰略舉措,推動鄉村教育取得更大發展。要體現公平導向,做到教育投入向農村傾斜,教育資源向鄉村教育傾斜,教師編制、職稱評聘等向鄉村學校傾斜,以務實有效的舉措填補教育公平的鴻溝。
托起點,讓窮孩子上起學
起點公平是最基本的公平。為此,“窮省”甘肅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加強鄉村教育體系建設和教育均衡化發展力度,著力為來自貧困家庭的農村學生托起“起點”。
甘肅省教育廳廳長王嘉毅表示,加快西部地區教育發展步伐,盡快縮小與全國的差距,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望,是當下扶貧工作尤其是教育扶貧的重點。如何摘掉西部教育“老大難”的帽子?精準化的傾斜政策至關重要。在普惠性政策基礎上,應當實施精準化的扶持政策,對地區做到因地制宜。
“我們作為建檔立卡戶,今年女兒上學給補助了5000塊錢!”武威市涼州區吳家井鄉七星村1組村民王育文興奮不已,因為女兒就讀武威職業學院的學費有了著落。
2016年,甘肅省對全省在園幼兒按每生每學年1000元的標準免除(補助)保教費,對貧困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入園幼兒每生每學年再增加1000元的補助。此外,還為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普通高中學生按每生每學年800元的標準免除(補助)學雜費和書本費;給貧困家庭中職學生每學年發放2000元中職助學金;給貧困家庭大學生每學年提供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以武威市為例,今年秋季,在這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學生,普通高中有7988人,按照每人每學期400元給予補助;高職學生3112人,按照每人每學年5000元給予補助。全部1556萬元資金,都由省級財政資金買單。
從2015年起,甘肅省還新增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考生專項計劃、革命老區專項計劃,開展省內高職(專科)院校面向貧困縣單獨測試和推薦免試招生試點。2016年,各類扶貧專項面向貧困家庭學生的招生規模繼續擴大。
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和幫助,也給甘肅農村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溫暖。
“5·12”地震后的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何壩鎮黃江小學破敗不堪,學校的正常教學工作無法開展。在巡察統計工作中發現這個問題后,國家統計局連續9年幫扶該校,組織實施學校大門、衛生間等綜合教學樓重建工程,還捐贈書包110個,文具、體育用品等5864件, 圖書4067冊……如今,學校有著設施先進的電腦室、干凈整潔的衛生間,儼然是具有現代化模樣的規范化小學,讓黃江、草坪兩個行政村的孩子上學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提質量,讓好老師留得住
“老師教我們繪畫,教會我們去自由地想象和畫出自己心中所想的東西。”談起于瑞老師,小學生馬永華很開心。2013年,出生于平涼市靈臺縣什字鎮羅家莊村的于瑞從師范大學畢業后,毅然通過特崗教師招考計劃,成了臨夏永靖縣小嶺鄉旭坪小學的一名特崗教師,他把藝術的種子帶到了這里,教授的美術課深受學生歡迎。
而就在多年前,在鄉村小學學好音體美,還是幾乎不可能的事。那時,受師資力量匱乏等因素限制,鄉村學校開齊語數外等課程很是吃力,音體美課程往往由一名老師兼任,教學質量參差不齊。
在鄉村,教師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而提高教師素質,甘肅省一直都很努力。
以蘭州市為例,2016年,該市繼續實施“千進八百互助計劃”——由教育部門遴選百名農村中小學足球教師、管理者、文理科教師、英語教師等共計千名農村教育工作者,通過聘請教育專家、名優特教師開展專項講座、示范教學及實踐教學等方式,分批次對他們進行集中培訓,全面提升農村教師質量。
這樣的培訓成果被鄉村教師帶回了課堂,用在了自己的教學實踐上,最終受益的是農村孩子。如今,農村孩子可以接觸到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再加上“班班通”和多媒體課件的引入,彌補了他們生長在大山深處帶來的眼界和思維的局限性。
為了讓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甘肅貫徹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通過多種渠道提高鄉村教師待遇,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增強鄉村學校的吸引力。記者了解到,2016年,甘肅省為58個集中連片特困縣和17個插花型貧困縣鄉村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發放生活補助,4年來共發放6.6億元。為了改善鄉村教師的學習工作條件,2016年,甘肅省還為56個縣建設教師周轉房1809套;結合“全面改薄”項目實施,配備教師用計算機13409臺,修建教師宿舍10091平方米、教師辦公用房41684平方米,修建師生共用食堂、浴室、廁所等基本生活設施,提高鄉村教師辦公、生活保障水平。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甘肅省還將通過改造薄弱學校、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等措施,全面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專項支持計劃,繼續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