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前途嗎
產值超500億,未來有望進奧運會
據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截止到2015年,全國共有9700萬的電競愛好者,整個電競產業的相關產值超過500億元人民幣。
ImbaTV創始人、著名的電競解說周凌翔說:“電子競技最近幾年已經成為了新的‘風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愿意在家里看電競比賽,玩電競游戲。在這樣的情況下,最近幾年電競行業從稚嫩期往成熟期發展,同時產生了爆炸性增長。”
截至2015年,由國家體育總局主辦的國家級別綜合性賽事有4項,各類省市級賽事有數十項之多。而由商業公司舉辦的比賽更是難以計數。有玩家告訴記者,他們戰隊目前一年參加的比賽大概有20多場,“有時候時間沖突沒辦法,只能放棄一些比賽”。
更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里約奧運會已經結束,但關于電子競技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的新聞仍未平息。上個月,國際電子競技聯盟已經提交了“入奧”申請書。也就是說,未來游戲打得好,也可能贏得一塊奧運金牌。
賽事規范性不足,急缺專業人才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電競部副部長高軼凡告訴記者,電子競技行業已經初步建立了傳統體育的發展模式即以賽事和運動員為核心,產出高質量內容,以內容和周邊衍生品獲取商業利益的模式。
盡管目前各類電競賽事數量已經有了非常大的增長,但是對提升比賽專業性和行業規范性的要求,仍被認為是電子競技行業良性發展中目前需要解決的課題。用戶市場的不斷成熟,使得對賽事和選手專業性需求不斷提高,而賽事的專業化不但需要專業團隊,同時需要深厚的經驗積累。
有業內專家表示,電子競技項目有著極大的市場價值,引發資本大量進入,可能出現了一些以盈利為導向而對競賽項目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傷害的情況。比如某些賽事設有高額獎金,但是它的初衷只是為了推廣游戲本身,賽事執行水平得不到基本的保障,造成了不良的輿論影響,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進一步引導和規范。而這,也許正是未來高校電子競技專業的畢業生發揮的舞臺。
有錢途嗎
普通職業選手,月入也有兩三萬
電子競技已經被列為正式的體育項目,一般認為,和電子競技俱樂部簽約,并以此為主要職業的都可以被稱為職業電競選手。據了解,這樣的選手目前國內的人數規模在千人左右,他們的收入主要來源有兩部分,一是俱樂部每個月發的固定工資;另一部分是比賽獎金。普通選手總月收入在兩萬到三萬元之間,部分頂尖選手還有直播合同作為收入來源,年收入有高達六位數甚至七位數的。
不過,如何將職業電競選手的身份規范化,是目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據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人士透露,目前他們正在制定相關的行業標準,預計將在年內推出電子競技運動員注冊平臺,滿足一定條件的電競玩家可以通過在該平臺上注冊成為職業電競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