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建設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在兩大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創新發展理念,在注重學科發展創新的同時,特別重視發揮“雙一流”建設促進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大作用。
據報載,近日教育部宣布382份規范性文件失效,其中包含《關于繼續實施“985工程”建設項目的意見》等“985工程”“211工程”以及重點、優勢學科建設的相關文件。一石激起千層浪,公眾反響強烈,網上關于國家將廢除“985”“211”的議論很多。對此,有關方面回應稱,中央對新時期高等教育重點建設有新的部署,統一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今年將正式啟動。
如此看來,“廢除”傳聞并不屬實。“985”“211”兩大工程所確立的目標將通過“雙一流”建設來實現。這就是說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是一場接力賽,沒有畫上句號,而是打上了一個分號。兩大工程實施20余年,在確定重點建設大學和重點建設學科、多渠道籌集重點建設資金、促進高水平科研和高層次人才培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影響巨大,為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發揮了奠基性作用。另外,兩大工程的實施還極大地提振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信心,引發了國際高教界對我國大學的廣泛關注,有力推動了我國大學的國際化進程。但兩大工程也存在重事前審批、輕過程控制和績效考核,重身份確認、輕競爭滾動,重行政依賴、輕學術評議等問題,致使作用沒有能夠完全發揮出來。“雙一流”建設將創新重點建設機制,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推動一批高水平大學和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中國需要世界一流大學,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不能指望其他國家的大學來擔負振興我國文化科學技術進步、為我國培養國際一流人才的責任。中國必將建成世界一流大學,這是由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所決定的,也為其他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經驗所印證。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全面進入大眾化發展的后期,未來3—5年,我國高等教育將走向普及化。歐美教育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在高等教育由大眾化向普及化過渡階段,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與發展也將提速。歷史發展到今天,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必要條件已經具備,建成只是時間問題。如果建設得法,所需要的時間會比較短;如果走了彎路,或者建一建、停一停,就要花費更多時間,所需要的資源也更多。
總結兩大工程建設的經驗教訓,有效推進“雙一流”建設,有助于取得事半功倍的結果。“雙一流”建設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在兩大工程建設的基礎上,創新發展理念,在注重學科發展創新的同時,特別重視發揮“雙一流”建設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重大作用。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國夢”,是一個宏大的國家戰略,“雙一流”建設不能閉門造車,應當開放辦學,瞄準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課題,在人才培養、科技攻關和社會服務中大顯身手,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舞臺上書寫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發展軌跡,唱響中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凱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也是一項復雜浩繁的系統工程,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建設過程,我們需要有這個認知和足夠的耐心。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不能平原筑高峰,中國也不能只有少數幾所世界一流大學。提高辦學水平,辦出中國特色,建成高等教育強國,不只需要“雙一流”建設,還需要高等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在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促進部分高校向世界一流邁進的同時,也要重視各級各類高校面臨的建設與發展問題,合理配置各級政府的公共資源,進一步拓寬民間資本投資辦學渠道,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整體辦學實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