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大學屢禁不止,低成本高利潤是內在誘因,加上執法難度大取證難,至今許多假大學仍逍遙法外。
據新華社電 距高考還有半個月,民間機構“上大學網”再次公布了第五批“中國虛假大學警示榜”,73所虛假大學被曝光。自2013年以來,該機構已累計公布5批共400多所虛假大學。記者調查發現,前四批公布的300多所虛假大學中,只有4所網址還能打開,說明多數虛假大學已被打掉。一年間,緣何又冒出這么多虛假大學?
有學校標注的地址根本不存在
“去年高考結束至今,不斷收到網友舉報和提供線索。”上大學網創始人夏雪介紹,上大學網專家團隊歷經兩個月的調查取證,再次曝光73所虛假大學。
此次曝光的73所虛假大學涉及16個省區市,北京有23所,山東、上海和四川分別有8所、7所和7所。其中,66所均不在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中;6所冒用正規高校更名前或合并前的名稱;1所冒用中共北京市委黨校的另外一個名稱——北京行政學院。
記者撥打了十多所北京字頭虛假大學的聯系電話,基本都無法接通,或號碼停用,或一直忙音。大多數北京字頭大學和學院,所標地址都在北京遠郊區,不容易尋找,有的地址一看就是杜撰的。例如,“北京科技師范大學”的地址在“北京市燕京經濟開發區海油大街238號”,但北京并沒有“燕京經濟開發區”。
打開虛假大學“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官方網站,其簡介上寫著:學院是“經北京市教委批準成立的一所融高等教育助學和國際勞務輸出培訓于一體的高等教育學校”,“學院成立至今,已為社會培養高級專業合格人才16500余人。教學、就業信息、校園生活、專業設置等一應俱全。”
記者來到其官網上標注的地址“北京朝陽區水碓子東路15號”,發現的確有一所中專學校,但學校值班人員告訴記者,“地址是對的,但學校名字不對,這里沒有‘北京建筑工程學院’這個學校。”水碓子東路附近基本上是住宅區,沒有其他校區。
據調查,這所“北京建筑工程學院”的名稱冒用了正規高校北京建筑大學的歷史名稱,學校新聞和圖片也是抄襲盜用北京建筑大學等學校的。
另外一所“北京同濟醫科大學”官網稱:北京同濟醫科大學(原北京同濟醫學專修學院)成立于1983年,由國內多名醫學專家籌備、出資創建,是一所以醫學教學、研究以及醫療器械研發為主的綜合型、開放型、實用型新型高等醫學院校。
記者來到官網上標注的學校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建華南路58號”,一名酒店保安人員說,“我住在建華南路40多年了,從沒有聽說過這有這么一所大學,建華南路根本沒有58號這個門牌號。”記者撥打其官網上的電話,發現電話顯示為西安,一直無法接通。
形成假大學、假文憑、假認證一條龍騙局
為方便行騙,很多虛假大學網站均有虛假的在線學歷查詢等入口,為假文憑做假認證。
曾在上大學網擔任內容總監、多年來從事虛假大學核實甄別工作的諶江平介紹,不法分子會將被騙者個人信息及畢業信息在一些仿冒教育部“學信網”的非正規查詢驗證平臺進行建檔聯網,例如目前涌現的“民教網”“民信網”“民院網”“民學網”等,“方便用戶查閱,消除其疑慮,實際上形成了一個假大學、假文憑、假認證的一條龍‘生態鏈’。”諶江平說。
近幾年來,上大學網已接到許多考生舉報。南京一位名為“東東”的網友稱,自己曾花費1萬多元通過“上海工程管理學院”網絡教育的方式獲得了“本科證書”,因校方稱“證書在學校官網上可查”,就沒懷疑。最后,發現該證書編號在“學信網”上根本查不到,才知道上當受騙。
除了被蒙騙的,還有一些花錢買假的人群助長了虛假大學的泛濫。據上大學網對虛假大學受害人群分析,有的人明知證書是假,但因為報考、升職、考核、入戶等需求,花錢買假。
諶江平表示,經過這幾年連續發布虛假大學名單,教育部公布正規大學的名單,搜索網站攔截以及媒體廣泛宣傳報道,虛假大學的生存空間受到遏制,但域名注冊、虛擬主機、IP地址掛靠等網站建設的手續簡單,成本極低,而且不受國界限制,導致虛假大學年年打年年有。
據上大學網調查,所謂的“北京同濟醫科大學”網站服務器在臺灣。曝光的73所虛假大學的網站IP的物理位置只有1個在中國大陸,其余的集中分布在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打擊虛假大學監管部門不能缺位
記者采訪發現,一些被假冒的大學對于虛假大學“很無奈”,迫切希望有關部門保障學校和考生權益。一些地方教育部門表示,虛假大學的本質屬于電信詐騙,教育部門難以管理;公安部門則表示,如果沒有報案,難以查處。
上大學網負責人表示,幾年來公布了這么多批次虛假大學,沒有相關監管部門和他們聯系過。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20日表示,針對社會上存在的以“未經批準辦學的民辦高校虛假網站為載體形式進行招生詐騙”的行為,將配合公安機關進行清理和查處,維護和凈化招生秩序,切實保障廣大考生的合法權益。
專家指出,教育部門可以會同相關部門,將全國各地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的名稱、網址全部前置審批,統一改為edu.cn的域名,再向社會公布,這樣會讓不法分子可鉆的空子更少。
江西財經大學副教授王金海建議,各地公安、教育、工商等部門應當聯合執法,加大對虛假大學以及制售虛假學歷文憑行為的打擊力度,提高制假售假者的犯罪成本。同時,加強國內外相關地區或國家之間的互聯網域名、虛擬主機、IP地址等方面監管合作,嚴厲打擊各類虛假教育類網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