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學陷尷尬:學生正在喪失獨立思考能力
作者: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兼考試研究院副院長林莉
作者: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北京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兼考試研究院副院長林莉
中國教育正呈現出一個顯著的吊詭現象:一方面,在“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理作用下,學生開始學習知識和掌握技巧的時間一再提前,小學中學化,幼兒園小學化,勇往直“前”,恨不得提前到娘胎階段,留給孩子們用于玩鬧的時間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大學對招進來的學生評價越來越低,不得不下大力氣去補基礎教育落下的“功課”,糾正基礎教育的偏差,重新培養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科學素養。教育是一個連續的接力賽,前一棒的任務沒有完成,后一棒就不得不先把前一棒的“舊帳”還上,才能啟動自己的賽程。但現實往往是“舊賬未了,新帳又來”,高等教育自身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也需要大學提供更強有力的解決方案。在前后兩方面作用力的夾擊下,中國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與社會需求的預期漸行漸遠,由此導致了目前中國社會另一個顯著的吊詭現象:一方面,企業和各類機構迫切需要能夠開拓事業,承擔責任的各類人才,但放眼望去,幾無可用之人;另一方面,每年數百萬的大學畢業生急于落實工作單位,卻發現很難找到愿意雇傭他(她)們的機構,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迫使政府不得不一再出臺各類治標不治本的激勵措施。市場是最敏感的。如果用人機構愿意支付給大學畢業生的薪水低于農民工,那只能說明它們對大學畢業生的評價或者說大學畢業生為它們提供的價值低于農民工。勞動力市場上供給和需求之間的非均衡,根本原因在于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事實性下降。
這種現象并非中國獨有。即使在當今教育最發達的美國,情況也并不令人樂觀。高等教育的成本直線上升,但社會對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卻并未隨之提升。延續了數百年的“學歷=能力”公式似乎受到現實社會越來越強有力的挑戰,也迫使美國頂尖大學開始重新思考和定位本科教育教學的形式與內容,以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一個看起來正在發生的事實是: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已經出現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
的確,我們正處在一個飛速變化的世界,其變化的速率正在超越人類的想像力邊界。大學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但大學并不完全為當下的現實世界培養人,更重要的是,大學所培養的人將要面對未來的世界——一個可能和現在完全不同的世界。二十年前的人能夠想像到今天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嗎?不能,正如今天的我們也同樣無法想像二十年后的世界將會怎樣。因此,本科教學的本質,就不在于教給學生過去的具體知識和技能——這些知識和技能即使不會過時,也很難應對未來世界的變化——而在于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他(她)們處理復雜資訊的能力,啟發他(她)們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和好奇心,使學生能夠面對未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幫助他(她)們解決未知世界面臨的難題。
要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具備一系列條件。然而,中國的本科教學正面臨著相當嚴峻的挑戰,無法適應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
首先,學生越來越不提問題,不會提問題,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學生很少有提問題的欲望,不知道問題在哪里,即使勉強提問,提出的也很難稱其為問題。[1]
如果說,在傳統的“演講式”課堂里,學生不提問題尚可蒙混過關的話——他(她)們只需帶著耳朵來聽即可,甚至不聽也沒有關系,因為教師無法進行有效監控——在新的“研討式”課堂中,不提問題就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一是無法組織教學。“研討式”教學必須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討論,討論就要提出問題,提不出問題討論就無法開展;二是教學質量降低。課堂時間極為寶貴,如果學生不提問題,時間就會在沉默中飛速流逝,學生不能在課堂里接受必要的訓練,其結果將比原先的“演講式”教學還差——在那里至少他(她)還接受了一些信息;三是無法產生實際的教育效果。由于無法組織有效的課堂教學,學生在課堂里接受不到對他(她)們而言極為重要的批判性思維訓練。事實上,如果教師和學生都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和接受過良好訓練的話,“研討式”教學就只會變成一個吸引眼球的
教育改革措施,卻起不到任何實際的教育效果。
其次,學生正在喪失極為寶貴的思考能力。他(她)們習慣于跨越過程,直奔結果。問題的關鍵在于,只要是結果,就一定是確定的,無非是好的結果和不好的結果而已。但全球化帶給我們最重要的挑戰在于,我們現在和未來所面對的世界,將具有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我們甚至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如果學生不能從過程入手去思考、分析、研究問題,而只追求結果的話,當他(她)們一旦面對巨大的不確定性時,將會手足無措,陷入迷茫和恐懼之中。反之,如果學生不斷養成思考的習慣,特別是形成了批判性思維的話,當他(她)們面對一個不確定的世界時,至少他(她)們心里不慌,知道該從哪里入手去解決問題。
第三,學生花費了大量時間上課、上網,卻很少讀書。由于思考能力的喪失,學生對未來產生了深深的迷茫和恐懼。他(她)們不得不選修大量課程,企圖通過學習知識使自己充實起來,用課程填充時間。在他(她)們的意識里,無論外部世界如何變化,只要有一技之長在手,心里就有底兒。然而,當面對未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時,你現在所掌握的技能性知識也許不能幫助你有效地解決未來面臨的難題。于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學期開始時,學生拼命地選課修課,力圖使自己充實起來;學期結束時,卻發現自己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和空虛之中——除了拿到了一個分數外,還剩下些什么呢?再加上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學生基本上沒有時間去讀書,因而更沒有時間去思考,導致思考能力進一步退化。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現在看起來,問題可能主要出在考試招生制度的評價上。長期以來,由于大學招生的唯一依據是高考(精品課)成績,學生進入好大學的唯一路徑是盡可能提高自己的分數,迫使中學、家長和學生不得不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旨在提高分數的大規模重復性訓練中,由此逐步形成了上述三方面的挑戰:
第一,學生不需要提出問題,只需要回答已知的答案。所有的筆試都不需要學生提問題,也沒有給學生提供提問題的機會。因而,在圍繞考試所進行的訓練中,當然不會給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留出任何時間,只會在不斷的重復中提高學生填寫唯一答案的技巧。在長期的應試訓練中,學生逐步喪失了提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第二,學生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熟練和準確。經過近40年的高考,圍繞知識點的題目幾乎枯竭。在“減負”的壓力下,高考題目越出越簡單——這一點集中體現在北大清華的錄取分數線逐年攀升上。能夠在考試中拿到高分的唯一辦法是提高對試題的熟練度、準確度和反射速度。思考過程被省略了。換句話說,在這樣的考試中,學生已經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在最短的時間里反映出唯一的正確答案。據說,最新的互聯網技術已經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將反射訓練做到極致,甚至可以將學生眼球停留在某一知識點的時間精確到毫秒,以監測其對知識點的純熟度,并進而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這已經不是在教育人,而是在訓練毫無感情可言的冷冰冰的機器。
第三,學生不需要讀書,只需要搜索和獲取答案。對于實驗室里的小白鼠而言,是否理解面前的符號已經無關緊要,重要的是看到了符號之后生理上的條件反射。因此,在大規模重復性訓練模式下,讀書和思考不僅沒有必要,反而會帶來副作用——在讀書和思考上花費的時間越多,就意味著花費在做題訓練上的時間越少。在學習總時間既定的情況下,學生的選擇當然是不讀書。
這種旨在提高學生對已知答案的敏感度的高強度訓練的確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但問題的關鍵在于,未來沒有任何人會給你提供確定的答案,所有的答案都需要你自己去探求和追索。當教育機構不斷提高學生對已知答案的熟練程度的時候,社會和用人機構卻要求離開校園的畢業生自己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沒有任何人知道的答案——甚至需要他(她)們自己去尋找問題,南轅北轍的兩個目標又怎么可能實現匹配呢?
那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首先,必須下決心改變大學招生錄取的“指揮棒”。這似乎是一個老生常談,但現在我們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經過近40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經濟的后發優勢幾乎消耗殆盡。如果不能從創新性人才培養出發從根本上實現中國人的自主創新,我們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更重要的是,缺乏自主創新核心技術將會延緩經濟增長速度,進而影響就業崗位的提供,最終體現為失業率的上升,影響宏觀經濟穩定。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整體,誰也不能獨善其身。教育機構不能只滿足于讓學生畢業就萬事大吉。如果畢業生的質量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最終也會影響教育機構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值得慶幸的是,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2014年9月出臺的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了未來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實行“綜合素質評價”,力求打破應試訓練的“魔咒”,為解決這一問題指明了方向。現在的關鍵是不宜在枝節問題上糾纏不清,而要充分發揮微觀教育單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加快研究和落實具體方案。
其次,基礎教育階段要加強對學生思維和思考能力的訓練。中學和大學只是教育的不同階段,這意味著,盡管在兩個階段里學生學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有所不同,但學習方法應該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完全可以在中學階段引入大學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現在的問題是,不是大學在影響中學,而是中學應試訓練模式由于慣性作用在侵蝕大學的教學。在這方面,我們應當借鑒美國教育的成功經驗,通過大學先修課程和研究性課程等方式,提早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和有益的學習思維習慣。
最后,要通過課程激發學生興趣,引導他(她)們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F代社會的飛速發展早已使人們意識到,學習是終身的使命。沒有任何人能夠一勞永逸地用在學校里掌握的知識和技巧應對復雜的社會問題。因此,大學會為社會提供各種各樣的
繼續教育機會,企業和機構也會為自己的員工提供進一步的職業和非職業的培訓,目的都在于使人們能夠保持“不斷充電”的狀態。但無論何種培訓,都無法替代終身閱讀習慣帶給人的價值。終身閱讀習慣不僅為解決未來面臨的難題提供了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幫助人克服在人生發展歷程中可能面對的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境。在最艱難的時刻,在走投無路的時候,那些前輩先賢的經典會帶給人智慧、勇氣和信仰。這樣一種寶貴的習慣,如果到大學再去培養,顯然是太遲了,最好是在中學階段,通過課程本身的學習,就可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喜歡閱讀,勤于思考,這才是基礎教育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