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技多不壓身”,而近些年中,隨著各類職業的進一步細分、新興行業的發展及就業壓力的增大,五花八門的職業資格證成為就業者的追逐目標,變成了“證多不壓身”。不過資格證太多太濫也帶來諸多問題。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以改革釋放創業創新活力。
會議決定,在去年以來已取消149項職業資格的基礎上,再取消網絡廣告經紀人、注冊電子貿易師、全國外貿業務員、港口裝卸工等62項職業資格。據了解,本次取消的是第四批,截至目前已有211項各類職業資格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數百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被相繼取消,并不意味著這項工作的“瘦身”完成。下一步,對國務院部門設置實施的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準入類職業資格,以及國務院行業部門和全國性行業協會、學會自行設置的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一律取消;有法律法規依據,但與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民人身財產安全關系不密切或不宜采取職業資格方式管理的,按程序提請修訂法律法規后予以取消。
背景:職業資格“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多
其實,國務院取消這些職業資格證書也是因為市場選擇的結果,有些資格證書并不能滿足現狀企業和市場的需求,甚至有一些資格證書“掛羊頭賣狗肉”,職業資格證書詬病多。
考試遍地開花,水分過重
一方面,職業資格準入裹脅著職業資質的認定,催生出“考證經濟”,通過辦班、教材、考試來收取高額費用。而“考證經濟”的利益沖動,又加劇了相關行政部門設置職業資格許可的沖動,造成許可越來越多,考試遍地開花的局面。而與此同時,這些匆忙設定的資格證、許可證的水分也越來越重,逐漸失去了考核與證明人才能力的意義。
資格繁多,管控混亂
另一方面,職業資格準入許可的繁多,導致了行業管控的種種亂象。比如,建設工程領域的安全員、監理員、建造師等“五大員”制度是工程招投標的“硬件”。這不僅使得“掛證族”有了大量存在的空間,同時,資格管控在還事實上淪為了質量與安全管理的外衣。
專家:取消職業資格“松綁”的是人才與市場
清理、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無疑是遏制“瘋狂”職業資格證書的一記重拳。接下來,我們來連線央廣評論員王健,王老師您好,這已經是國家取消的第四批職業資格認證,那么,您對大批職業資格證被‘精兵簡政’怎么看?
央廣評論員王健:客觀來看,職業資格許可制度,在當時的條件下,起到了一定的篩選作用,也確實在很多方面對于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然而,一些曾經看似“高大上”的行業,如今已變得極為普通;一些本來擁有專業分工的領域,也漸變得綜合且模糊。而遺留下來的許多“資格證”,不但沒有更好地幫助社會發展,反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行業與市場發展的絆腳石,甚至由此引發了諸如助推了考證經濟,形成特殊產業鏈條、人為抬高了相關領域的從業門檻,導致出現壟斷、掛證、靠證等不少問題與弊端。
專家:職場人士應著眼實際、著眼興趣、著眼未來
在數百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被取消的同時,一則“十大最具含金量”的職業資格認證的盤點近期在網絡上走紅,其中包括國家司法考試、注冊會計師資格證、執業醫師資格證、中國精算師資格證、心理咨詢師等。那么王老師,您對這樣的一個盤點怎么看?這些信息是否具有參考意義?那么,在國家持續精簡職業資格許可和認證事項的趨勢下,從業者又應該如何對待“考證”呢?
王健:首先,職場人應該從職業發展角度出發,選擇與個人終身職業規劃最為相關的、由國家認證,并得到市場評定認可的證書;其次,要關注國家的相關政策,選擇國家著力扶持的、未來發展空間大的行業,通過相關的職業資格培訓和考試,有意識地培養自己這方面的技能;此外,職場人也可以忽略這一紙證書,而是積極參加正規培訓,先集中精力把自己的實力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