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地質大學構造地質學國家重點學科發起的“中國區域大地構造”專題討論暨“構造地質學學科發展”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召開。我校地球科學學院構造地質學系12位教師出席了此次會議。
1月7日,來自中國地質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學地空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的構造地質學學者、專家100余人參加了研討。
專題報告會分別由吳淦國教授、李德威教授和金振民院士主持。與會人員就環太平洋構造域中新生代構造演化、青藏高原及鄰區新生代構造演化以及地球深部動力學與流變學等有關中國區域大地構造專題展開了深入研討。金振民院士作了題為《陸殼物質深俯沖的命運:高溫高壓實驗研究》的報告,展示了我國在地球深部動力學研究的前沿成就。王瑜、趙越、王國燦、張進江、章軍峰和劉俊來等教授的主題發言,將中國區域構造研究的熱點問題引向深入,各種觀點和認識進行了激烈交鋒和碰撞,體現了百家齊放百家爭鳴的濃厚學術氛圍。
1月8日,中國地質大學構造地質學學科教師就構造地質學學科發展進行了研討。王國燦教授和顔丹平教授分別代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就兩地構造學科的現狀及主要存在問題做了分析和介紹。會議重點就如何加強中國地質大學構造學科的交流與合作、學科方向的凝練、人才培養和引進、團隊建設、基地及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討論。金振民院士做總結發言,對構造地質學學科的發展提出了方向性指導意見,并就進一步的學科交流與合作提出了具體建議。
會議獲得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北京大學地學研究中心及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的資助。